特写
解读全天候绿电PPA,展望电网脱碳未来
在全球努力推动碳减排的进程中,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占比不断提高,但风、光发电的间歇性也给电力系统带来一定挑战。全天候绿电购电协议(PPA)能加速可再生能源和长时储能的部署、投资与技术革新,优化清洁电力的供需匹配,进一步推动实现电网全面脱碳。
“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之七: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
在“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系列文章中,我们畅想了2050年由电动汽车、氢气炼钢、光伏发电、绿色储能等新能源元素主导的碳中和世界。这一愿景的实现意味着全球需要在2030年将人为产生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较2010年减少约45%,到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
“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电力篇——电力行业碳减排路径
本文以电力行业为研究样本,为“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系列第6篇。我们热忱欢迎各界专家、同仁不吝赐教,您可在留言区提出宝贵意见,也可直接与团队联系。我们期待与社会各界一道推进绿色中国碳中和转型之伟业。
“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油气篇:油气行业碳减排路径
在“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系列的开篇文章中,我们畅想了2050年由电动汽车、氢气炼钢、光伏发电、绿色储能等新能源元素主导的碳中和世界,这一愿景的实现也意味着全球需要在2030年将人为造成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较2010年减少约45%,到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面对目标与时间的双重挑战,碳中和转型的道路亟待开启。在各国竞相开展具体的研究与落地工作之时,中国也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率先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煤化工篇:煤化工行业碳减排路径
在“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系列的开篇文章中,我们畅想了2050年由电动汽车、氢气炼钢、光伏发电、绿色储能等新能源元素主导的碳中和世界,这一愿景的实现也意味着全球需要在2030年将人为造成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较2010年减少约45%,到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面对目标与时间的双重挑战,碳中和转型的道路亟待开启。
低增长时代的地产企业“出圈”指南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地产行业波诡云谲——新冠疫情时有反弹、线上营销热度飙升、新物种上市“乘风破浪”、债务爆雷持续上演……种种迹象揭示,中国地产行业的巨变正在来临。
“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水泥篇:水泥行业碳减排路径
在“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系列的开篇文章中,我们畅想了2050年由电动汽车、氢气炼钢、光伏发电、绿色储能等新能源元素主导的碳中和世界,这一愿景的实现也意味着全球需要在2030年将人为造成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较2010年减少约45%,到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
“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钢铁篇:钢铁行业碳减排路径
在“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系列的开篇文章中,我们畅想了2050年由电动汽车、氢气炼钢、光伏发电、绿色储能等新能源元素主导的碳中和世界,这一愿景的实现也意味着全球需要在2030年将人为造成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较2010年减少约45%,并于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
竞争新格局下的可再生能源的破局战略思考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能源行业将面临怎样的发展趋势,国内能源企业又将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麦肯锡近期将推出一系列文章,探讨未来的发展大势与制胜之道,希望引发各方的有益讨论和实践探索。
城市中国计划发布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2016
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Urban Sustainability Index – USI)是城市中国计划(Urban China Initiative – UCI)的按年度更新的研究项目。
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探讨
“城市中国计划”(Urban China Initiative)和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联合举办了“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融资模式”研讨会,40余名政、企、学界经济学家及城市专家在会上探讨了地方政府融资的现状、挑战及未来变革方向。
新型城镇化系列之一 户改:让更多人圆市民梦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已写入新一届政府工作报告之中。把握机遇打造城镇化2.0版,必然涉及户籍、金融、财税等重大改革课题。我们结合与各路专家的深度访谈,对一系列配套改革进行了思考。季刊将从本期开始逐一作介绍及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凝聚共识。
大数据与商业地理分析: 中国视角
从全球范围来看,采用商业地理数据进行商业选址及消费者地理细分在发达经济体已经非常普及。为更精准地服务不断升级的中国消费者,宜家家居、麦当劳、星巴克等专门成立了商业地理分析团队,来指导其在中国的店铺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