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正在大力推进研发能力升级,力争实现技术自主创新。我们认为,成功有三大必要条件。

作者:Elia Berteletti、Thierry Chesnais、许伟基

低成本曾是中国工业企业的关键竞争优势,但这产业格局早已一去不复返。如今,中国顶尖的制造型企业正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与智能产品设计,积极实行能力建设,满足客户日新月异的需求。企业需要增加在各方面的研发投入以支持这种转型。而事实上在2009~2019年间,中国的研发总投入上升了近三倍,高达5150亿美元。自2000年以来,中国已逐步超越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支出国,仅次于美国(见图1)。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亦大力支持创新驱动型经济的转型。在今年初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政府提高了投入研发的经费目标,提高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并提出有关数字经济的指标。规划提出,要让“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是以让中国成为全球第一研发大国为目标。

中国创新战略的核心是对于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中国企业已不满足于现有“加工式”的创新,而希望摆脱对海外竞争对手核心技术的依赖。该战略成效卓著,在2015~2020年间,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从第29位升至第14位,在专利注册数量上,也由全球第四到了第一。此外,中国已成为全球第5大知识产权出口国,仅次于韩国(见图2)。

然而,成功的研发需要兼顾“质”与“量”。企业需要投资技术,并将理念转化为产品,并在“对的时候”满足客户需求。因此,成功绝非易事,且风险高企。

过去10年,我们一直在密切关注中国研发的发展。在今年的第一季度,我们访问了中国95名资深研发负责人。他们均来自中国一些最具创新力的企业(见侧栏:“调研背景”)。调研结果指出,多数研发负责人都对迄今为止取得的成绩深表自豪,但同时认为未来几年整个行业将迎来重大挑战。

调研背景

为了深入了解中国研发的最新发展情况,我们对中国大中型企业的95名研发负责人进行了调研。受访者来自18个研发集中型行业(包括电信设备、电子、工业机械和汽车),部分为中国本土企业员工,部分来自跨国企业的中国业务板块。参与调研的企业在中国平均拥有约2000名研发人员,其中,三分之二左右的受访者在各自的技术或研发管理岗位上拥有10年以上的经验。围绕这18个行业在大中华地区的研发重点、研发能力和研发实力等要点,我们向每位受访者提出了50多个问题。

从优化到创新

2015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评估了中国企业的创新表现。评估结果表明,在创新的四个基础模型中,中国企业在“以客户为中心”和“效率驱动型创新”上表现突出,但在“工程设计”和“技术驱动型创新”上,中国企业仍在努力追赶全球其他竞争对手。

过去6年间,随着追赶压力的逐渐加剧,中国企业亟需降低对海外产品核心技术的依赖。受访者纷纷表明,这种压力叠加愈发激烈的竞争态势,或将在未来几年进一步拉升企业的研发投入。80%的受访者称,自身所在行业将出现研发投入增长;大部分受访者都认为,中国企业研发经费的增长力度,将超过各行各业的世界平均水平(见图3)。

受访者也就“自身行业何时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表明了自己的意见。5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自身行业已实现或两年内可以实现该目标;62%认为,所处行业的产品研制能力已达到国际领先/最高水平,或在5年内可实现该目标。我们看到,自2016年的调研以来,受访者的信心水平上升了5个百分点(见图4)。

虽然各行业都有长足进展,但不少公司仍需更进一步,才能赢得技术领先地位。我们的受访者称,目前最大的挑战仍然是人才的流失以及基础技术或创新产品长期研发的挑战。我们将在下文中深入探讨人才的相关挑战。

在创新能力升级上,中国企业不乏机遇。第一步,便是在高风险的长期研发项目上投入更多资源。根据受访者的估算,中国企业投放了约70%的研发经费在下游的活动中,如增加产品特性、提升产品性能、削减现有产品的零部件成本等(见图5)。

80%以上的受访者称,公司建立了不同的体系方法积极推动创新,如年度创新日历、创新会议,以及创意评估看板等。但只有20%的受访者认为,这些体系已经成熟,并收到了成效。

人才流失

受访者一致认为,人才流失是如今最大的挑战。研发负责人均对此问题颇为忧虑,他们担心技术型人才不足将难以实现未来5年的战略目标。高科技产品相关技能的需求将占首位,包括电气和电子工程、机器人学、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人工智能(AI)、算法开发、数据挖掘和数据管理等。

为增加国内技术型人才,中国正在积极开展教育投资,但人才需求也在显著攀升。受访者称,由于各行各业都在争抢产品工程设计人员,“选人”和“留人”已成为痛点。

速度先行

在调研过程中,受访者列出了使研发压力加大的三大市场因素,分别为:一、愈发激烈的同行竞争;二、客户要求大规模的客制化以及更短的上市时间;三、5G和物联网等新型互联技术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本土公司和跨国公司的受访者在三大因素的排序上略有不同:竞争毫无疑问均列第一,但本土公司将满足客户需求排在第二,而跨国公司则将新技术列为第二。

受访者对研发现状也有着不同的优化建议。他们认为首要任务是提高上市速度,第二才是提高新产品的质量。不少受访者都称,速度和质量的提升将降低研发成本、增加销量、提升新产品的投资回报率,从而实现产量提升。

这些调研结果完全符合我们之前对中国研发情况的分析。比如,在2016年的《中国产品开发调研报告》中,受访者称,提升技术革新速度以及缩短产品设计周期是推动中国成为设计和工程活动中心的两大主要力量。

在本次调研中,受访者明确阐述了应对挑战的实施举措。他们列举了未来5年的三大优先举措:一是一体化的产品研制流程(IPD);二是更为敏捷的研发(软硬件研发,尤其侧重软件);三是数字化研发(见图6)。

受访者也评估了自身组织在以上三点的成熟度。70%以上的受访者称,他们的IPD流程已十分健全,未来5年将把重点放在持续扩展和优化上。相比之下,只有不到50%的受访者称自身已经完全实现敏捷研发,而已实现研发流程数字化的企业只占一半左右。这种“高度重要”和“发展不足”之间的差异表明,中国企业在未来5年必须克服的工程挑战,是实现敏捷研发和研发流程的数字化。

打造中国创新引擎

中国企业需要实现技术自主创新,才能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创新力量。因此,中国企业需要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的同时,克服面临的研发局限。其中,有三大举措尤为值得关注。

划分研发团队

中国企业在进行产品优化时,比较侧重于产品降本等举措这说明中国很多研发中心仍集中在研发链的下游。为了调整研发重心,中国企业可以参考世界领先创新企业的做法:很多下游项目一般时间节点较紧,容易占用长周期的战略性上游项目的资源。这些企业将研发职能以上下游划分管理。这样一来,上游团队(或创新团队)可以专注于中长期发展,如满足客户所需、新技术能力建设等;下游团队则继续专注于项目执行。

为了指导上游创新团队的方向,企业通常会分别参考产品管理团队以及技术研究部门的建议。基于客户需求和市场洞见,产品管理团队会根据新产品和新功能的价值主张,制定和管理详细的产品路线图;技术研究团队则通过制定中长期的技术路线图(与整体产品路线图保持一致),针对产品路线图所需的技术进行长期研发投入。

中国某大型汽车制造商正在实行该模式。其客户体验团队负责一线消费者调研,形成的洞见用于产品蓝皮书(或路线图)。在该模式下,为满足特定人群需求,该制造商成功研制了一款新型座椅。产品不仅腿部空间更大,储物空间也更大,也方便用户拿取物品。

培育研发人才

上游研发的核心在于人才,而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来自于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也要打造支持创新和自由探索的文化环境,确保其研发投入符合企业战略和发展路线图。

一些企业已经习惯流程与节点控制严格的下游研发,创新可能需要大力推动文化转型。鼓励创新的举措有很多,例如,企业可以鼓励工程师进行开源软件开发,或举办内部技术创新挑战赛,也可以邀请行业领袖与研发团队做交流,鼓励员工参加外部活动、行业会议和组织,促使员工更多接触新想法、新思路,学习外部专长。

企业也需要为技术人员设计职业路径与晋升序列。技术人员可能并不希望通过传统路径晋升管理层,领先公司会设立与管理人员职级相匹配的专家职位与序列,并鼓励老员工带教新员工。同时,企业也需要调整(或取代)为下游研发设定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和激励措施,更多地鼓励和奖励上游创新活动。

有了合适的环境、充分的自由和管理层的支持,上游研发团队可以带来出人意料的显著成效。以一家在中国拥有大批研发人员的跨国半导体公司为例,2010年,他们鼓励小规模团队依托大数据管理开源平台进行实验。这项系统优化举措带来的战略转型,成功促使该公司在企业级数据分析领域成为领军者。

加快敏捷和数字研发转型

如今下游研发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企业可以赋予团队所需的工具、能力和流程以加快转型。受访者特别指出,企业可加快实施数字研发用例,部署软硬件敏捷开发,同时继续改善IPD流程。

转型并不一定成功。世界各地的企业都曾经历数字化转型的艰辛。2020年,我们发现74%的企业在启动数字化项目时,都难以走出最初的试点阶段。企业深陷于“试点陷阱”的原因十分复杂,比如,高昂的前期成本、模糊的价值主张,以及缺乏人才、知识或领导支持等。不少人指出,面对眼花缭乱的潜在用例以及种类繁多的供应商提议,企业很难合理分配资源,挑选合适的项目,或是选择正确的技术合作伙伴。

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研发转型需要系统性的策划与方法。企业在关注技术与方法论的同时,也要关注对业务需求与组织能力。

当然,不少领先企业已经证明了转型的巨大潜力。例如,为了应对快速增长的小型竞争对手带来的挑战,中国某一流消费电子产品供应商为新产品打造了敏捷职能。与此同时,该公司也打造了部分数字研发用例,以支持敏捷开发,例如为测试部门提供先进分析工具、为实验室设备打造自动化编程系统等。该项目成功缩短了20%的新产品上市时间,并降低了15%以上的产品开发成本。

 

* * * *

我们的最新研究表明,短短5年内,中国在研发上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不仅规模更大,更加独立自主,也更具竞争力。现在,中国的研发精英们可做好充分准备,打造新一代工程设计和科技创新能力,继续发挥效率至上、快速响应和客户先行的现有优势,迎接研发收益的下一轮高速增长。

 

Elia Berteletti是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常驻台北分公司;

Thierry Chesnais 是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常驻香港分公司;

许伟基 是麦肯锡创投全球董事,常驻香港分公司。

作者在此感谢吴伊凡和杨雨婷对本文所作的贡献。

 

麦肯锡公司版权所有 © 2021年。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