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从“助手”到“同事”:AI智能体如何重塑企业运作
大语言模型的问世,改变了组织与数据的交互方式,它们能够整合信息、生成内容,并通过自然语言与人沟通。然而,尽管功能强大,它们仍停留在“被动响应”阶段,与企业系统相对割裂,缺乏记忆与上下文延续能力,其价值更多体现在提升个体的点状效率方面。智能体的出现,则标志着企业级AI的一次跃迁。
AI重构保险业:从技术试点到战略重构的破局之道
回望历史,每一次技术飞跃都深刻改变着世界格局。企业要么顺势而上,要么等着被淘汰。从工业革命推动农耕文明转向城市文明,到互联网催生出实时通讯、电子商务与云计算,技术浪潮从未停歇。如今,轮到人工智能接棒。这项颠覆性技术正深刻重塑工作流程、驱动产业革新,保险行业亦不例外。
AI热潮后的冷静思考,如何创造实际价值?
伴随生成式AI技术的大爆发,许多企业纷纷拥抱这一新技术,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生成式AI投资热潮;但企业在投入大量资金后发现:打造一些“炫技”的AI试点并不难,难的是真正创造出可衡量的业务价值。
从田间到未来:全球启示助力农业自动化转型
中国正在努力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型,而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尽管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农业国情和科技发展程度存在差异,但都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和趋势。
生成式AI是企业战略必选项 ——对话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Alex Sawaya
与全球同行(尤其是AI应用高绩效企业)相比,亚洲、特别是中国的跨国公司和本地企业在AI和生成式AI(GenAI)部署方面有哪些特点?
以家族治理为基石,家族企业从“人治”走向“法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家族企业经历了白手起家、初具规模、逐步壮大到蓬勃发展等阶段,为了实现基业长青和代际传承,家族企业开始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治理模式。诸多企业借鉴西方家族代际传承的成功经验,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和灵活调整,以适应中国独特的法律体系和文化背景。
麦肯锡全球人工智能最新调研:AI在中国企业的落地进展如何?中国AI往哪发力?
自20世纪50年代概念提出后 ,人工智能(AI)已在各行各业得到普及应用,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机遇,创造了难以估量的价值。
打造AI驱动型企业: 专访创新工场董事长 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
人工智能(AI)应用正在各行各业迅速普及。从全球来看,多数企业都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根据《2021麦肯锡全球人工智能调研报告》(2021 McKinsey Global Survey on AI),56%的受访企业表示,至少在一项职能中应用了人工智能,高于2020年的50%。
赢在新常态:如何既快又好地构建数字化新业务
当今商业世界的一个基本逻辑是,每隔五年,企业就要对业务进行创新和再造,否则就有掉队甚至出局之虞。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打造新业务的需求变得从未有过的迫切。
两化融合,以人为本 ——五步建设全新的数字化工厂
企业应以“两化融合,以人为本”为理念,从五大关键举措建设全新的数字化工厂,即总体设计、软硬件的配套选择、组织人员的变革、数字化业绩管理和生态圈的建设。
CEO中国创新指南
通用汽车及其中国合资伙伴2010年在中国创下了超越美国的销售业绩(235万台 v.s. 220万台)。在与麦肯锡的王磊智 (Glenn Leibowitz)和罗瑞麟 (Erik Roth)进行访谈时,通用汽车中国总裁兼总经理甘文维(Kevin Wale)说明了 团队创新在中国的重要性,也介绍了位于上海、快速增长的中国前瞻技术科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