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英国首相卡梅伦率领庞大的贸易代表团访问中国,为中英两国创造了非常积极的商业氛围。最近,盛大的年度中国商业活动在伦敦举行,而且地点恰巧就在国会大厦的对面。英国对华商业要想取得成功,政策和方向上的推动因素必不可少,包括对并购式投资保持开放态度,以及更为日常但极为关键的签证问题。

英国外交国务大臣雨果·斯维尔为本次商业活动揭幕。他的发言有两大主题。首先是庆祝中国对投资的大幅增长 (同比增长 80%) ,以及英国奢侈品在线上和线下服务于中国客户的优势 (其中线上部分超过了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第二个主题是英国对华服务贸易的潜力。范围非常广泛,从建筑设计到节能减排,从食品安全再到低碳生活,当然还包括伦敦将成为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之一。最后,斯维尔重申,将在中国增加60个使领馆岗位,并履行首相访华时做出的“签证上门服务,无需到使领馆办理”这一许诺。

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用英语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讲。他着重强调,英国与中国的商业伙伴关系已经超过了欧洲其他国家。2013年英国对华出口增长了13%,而欧洲的总体增幅为2%(据BBC驻中国记者庄臣之后的报道,英国对华出口的增长部分原因是中国的富裕阶层流行用英国古董来装饰家居)。他明确指出,中国已经了解英国各行各业对华投资的开放态度,尤其是在核电和高铁等基础设施领域有着很多的投资机会。他还预测,未来中国将进一步投资英国的房地产业、金融业、文化和先进制造业。随着中国政府改革审批流程,对外投资将变得更加容易。 2014年,中国很有可能最终打破对英投资的历史纪录。

我错过了一个和中国消费者有关的会议,参加了英国工业和科技领域几大公司负责人举办的会议。该会重点讨论如何进入中国市场的问题,除了劳斯莱斯以外,多数参会者来自专注于做某一产品的中小型公司。这场很快赢得观众注意力的会议内容非常实际。其主题包括如何让中国国有企业付款 (对于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如何利用合作伙伴来保护知识产权,一份意向书意味着什么、有哪些言外之意。技术企业业已发现很难吸引拥有合适技术背景的中国人才,是因为这样的人才实在太少。最后的会议总结列出了一张短短的待办事项清单,在此列举如下:

■没有独特的产品,就别想进入中国市场。产品必须有过人之处,消费者才有理由去购买。这是进入中国市场前“必须要问”的问题;
■将业务重点与国家政策和战略方向相结合;
■明确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所必须做出的调整;
■侧重于少数具有潜力的客户,耐心等待,坚持不懈;
■认真对待过程中的每个阶段。一旦会议成效不彰或留下负面印象,便覆水难收;
■了解潜在客户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包括人工成本、社会成本、过度竞争;
■借鉴他人的经验;

“中国走向全球化”小组是会议的一大亮点,小组成员包括3名资历较浅的年轻中国主管,他们选择出国工作以加速职业发展。有人表示,调离总部的工作经验能为简历增光添彩,是一个成长和发光发亮的机会,而非如过去许多高管所说的是减分的经历。同时我们也听到了其他说法,比如,在职业发展初期应当选择前往小型市场,因为进入成本较小;中国公司喜欢互相跟风进入新市场;只要从失败中学习到的经验有助于进入下个市场发展,就可以容忍在新市场开拓中可能的失败,等等。

由政治家Liam Byne主持的“转型中的中国”全体会议上,牛津大学教授Rana Mitter、《金融时报》“新兴市场”版编辑James Kynge、律师Susan Ning等人共襄盛举。你能想象这样一个重量级的跨界组合能带来多么广泛的话题。确实如此,会议分享了很多精彩且多样化的观点。我很荣幸作为顾问坐在观众席上倾听其他人的观点。

我做的笔记不完整,但对Rana的议题印象深刻。他认为需要全面审视中国和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比如,我们需要从细微维度观察,可能表面上中国与某些亚州国家的政治局势十分紧张,但这些国家却是中国商人和游客出行的重要目的地。James侧重于探讨农民工与日俱增的经济影响力,认为他们的消费支出现在是全印尼消费者市场的1.5倍。Susan详尽地解释了新的税收政策及其如何重塑数个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身为一名优秀的会议主持人,Liam因时制宜地穿上了亮红色的袜子。如果各位曾读过我写的博文,就会知道我所谈论和涉及的主题是什么。

会议相当成功,约有600名代表出席。除了人数众多之外,与会者的资历及其在中国的经历都令人眼前一亮。与在中国召开的会议有一个重要区别,全程参与并踊跃提问的与会者都是台下来自商界的嘉宾,而不是记者。

会议的成功让我们信心满满。广义上来讲,和其他欧洲经济体相比,英中贸易发展势头强劲,而英国首相的年终访华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