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 H. Walder

当今世界的城市化正处在快速发展的轨道,称之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天翻地覆的变革亦不为过。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年发展中国家人口为20亿; 2050年将增至55亿。城市化从很多方面看都是利好,即便在发达国家,其大城市的人口也在迅速增长。城市人口的密度对环境、创新、经济发展等等至关重要。我们应如何迎接城市化?城市应如何在吸纳数百万新增人口的同时不至于影响原有的生活品质?

这是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紧迫问题,答案在于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为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来夯实基础。对此,英国首相卡梅伦曾在一次演讲中说:“基础设施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魔力棒,其重要的价值在于,它能使我们今天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明天就变成现实。”

为建设21世纪的理想之城,首先需设立一个明确的愿景。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除了提供城市所必须的基础设施,还包括确保资金和环境的可持续性,以及提高基础设施的长期质量。

高效的公共交通网络是当今城市乃至未来更大城市基础设施最为关键的基石。以下的数据足以说明这一点。2012年,国际地铁协会CoMET的成员,即全球最大的15座城市的地铁系统,载客量合计达到170亿,相当于世界人口的2.5倍。以中国大型地铁系统为例,北京、上海、广州的地铁就运载了65亿人次。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城市转型潮流中,中国无疑站在了最前端。中国清楚地认识到,流动性是确保城市正常运转的关键,而唯一的实现方式是建造更大更好的轨道交通体系。如今,中国内地有19座城市开通了地铁,单单2013年国家发改委就批准了19座城市的25个新的地铁项目。

交通建设也是发达国家的重中之重。新加坡、悉尼、斯德哥尔摩等发达城市纷纷兴建轨道交通,有的已进入后期规划阶段。城市领导人深知,不改善城市交通体系,城市就无法持续运转。他们无一不着眼于长远,寻找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2013年,在哈佛肯尼迪政治学院的一次演讲中,我谈到了自己曾经生活或工作过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纽约、伦敦和香港等。在谈到香港的地铁+物业模式的演变时,在座的教授、学生、当地居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听众所表现出的浓厚兴趣令我颇感意外。

香港地铁于1979年开始投入运营,当时轨道长8公里,开通首日输送乘客28万人次。过去35年,香港地铁逐步扩展至全港,如今每天输送乘客达到520万人次,准点率高达99.9%。香港地铁何以表现如此出色,为香港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归根究底源于香港政府在地铁建设之初做出的关键决定,即新建地铁必须遵循谨慎商业原则。

不管从哪方面看,不断优化的铁路+物业模式都称得上是可持续性的体系。通过给予港铁公司地铁上盖物业的土地开发权,解决了地铁建设的资金问题。这是一项权利,而非免费土地。也就是说,港铁公司必须向香港政府支付土地出让金,数额依据地铁建设启动前的原始价格为准。此后,港铁公司建设、经营地铁,开发地铁上盖房地产,建成高密度的商住区,通过所建房地产的出售和出租获利。

这一模式可以确保在正常商业风险下,港铁公司不仅获得了铁路建设的必要资源,也具备了保持其资产长期运营和维护的资源。这一模式成就了政府投入最少的世界一流的地铁系统。同时,这种模式的铁路系统也为整个香港建立了出色的连接纽带。 试问当初谁能想象35年后的香港成为世界城市流动性的领导者?香港人99%的出行可由公共交通完成,这个比例为全世界主要城市之首,而且铁路是低碳环保交通的中流砥柱。香港的地铁模式正是基础设施改写城市的一个伟大案例。

香港的“地铁+物业”为人多地少高密度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这种模式值得所有飞速发展的城市学习和借鉴。这些城市以各自的方式应对这一挑战,但其共同主题都是持续创新以推动发展。未来的城市要求具备服务数以百万计人口的能力。但是,如果仅仅关注大规模举措,就可能忽视个人的体验需求。我们不能忘记,城市依然是由个体组成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想要满足自身需求和愿望的个性化服务。如果产品质量差,大规模城市化就行不通;只有保持并改善个性化体验,才能获得成功。

首先是提供优质、可靠的服务,比如公共交通、医疗、教育乃至任何城市均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务。然而,随着城市规模日益增大,城市也需要满足个性化需求。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可以凭借技术不断进步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如果我们用这套个性化方法管理二十一世纪的城市,同时采纳创新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就完全有理由看到城市美好的未来。

Jay H. Walder (韦达诚)是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