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明显的便是利率管制放松。原本较大的存贷利差将因此缩小,而中资银行多年来正是依靠利差才得以应对不良贷款,维持较高的账面利润率。银行在过去的确可以利用理财产品等手段绕开利率限制,但此类产品只占到存款总规模的一小部分。

今后传统银行为争夺存款付出的成本将有可能大幅上升。从许多方面来看,行业一直缺乏激烈的竞争,而中资四大行也顺势跻身全球规模最大的银行之列,甚至连利润率也属全球领先。

这一状况可能无法再持续,而正如其他很多服务行业一样,改革趋势好比弦上之箭,一触即发,其势强劲。银行业传统领军者的市场地位将面临严峻挑战。有许多具体案例可以解释其中原因:

纯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兴起。浙江网商银行(由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万向和复星共同投资)和微众银行(腾讯是主要投资方)是本年度最高调的新兴金融机构,它们可以利用与数亿个人用户及企业的关系(以及对他们的了解),依托自身在支付体系内与日俱增的主导地位来开展业务。

此类机构通过自主经营的网络平台提供便捷灵活的贷款和收益可观的投资产品,附加费用几乎为零,因而能做到以较低成本为用户带来更大便利。唯一的问题是,有多少中国消费者会放弃传统银行并转而选择互联网金融机构作为主要的理财渠道——其他行业的先例表明,这样的改变很可能会迅速到来。微众银行宣布,其个人贷款产品的客户人数已经达到160万。

汇丰银行在深圳前海组建港资控股合资证券公司。这是在CEPA协议(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框架下,为进一步打开渠道、为港资企业获取内地市场机遇而迈出的实质性的一步。虽然细节仍有待确定,但这家合资公司将能在国内市场开展全牌照业务,而其他合资企业普遍在这方面举步维艰。

恒生银行(由汇丰控股)也于今年10月在前海设立了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汇丰瞄准一度遭遇发展困境的前海开发区,率先组建了业内第一批外资控股机构。CEPA允许(少数有资质的)港资、澳资金融机构取得不同程度的国内合资企业控股权。恒生与汇丰在各自合资企业中的持股比例分别达到70%和51%,这应当归功于汇丰集团从董事长高层开始自上而下大力推行的内地业务扩张计划。

两项合资协议的合作伙伴都是一家中国政府的金融机构,这表明汇丰的扩张计划与中央及地方监管单位的规划方向一致。当然,在中国获得控股权并不一定代表获得了实际的控制权,但政府的意图很明显——允许外商在合资证券公司中获得前所未有的控制权,而此举显然符合大力推动珠江三角洲发展的承诺。即便无法获得特别大的市场份额,外资机构进军市场本身也有可能刺激其他企业改善运营状况。我相信其他银行也会纷纷仿效汇丰与前海合作的先例。

此外,继安本资产管理之后,富达上月也在中国设立了100%外商独资的投资管理公司。国际资产管理行业的各大机构似乎都在积极组建外商独资企业(WFOE),现在有三种WFOE模式可供选择。富达进入亚洲市场历来较晚,但随后通过一家控股实体成功跻身领军行列——目前富达在日本的市场地位便是证明。

  • 外商独资QDLP项目:取得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资格的外商独资企业可以立即在中国大陆集资开展境外投资,通常面向满足有关条件的高净值人群和机构投资者。城堡投资、德意志银行、惠理、贝莱德、瑞银等多家机构都选择了这一模式。
  • 外商独资投资顾问企业:除了传统的研究分析和运营咨询业务,外商独资的投资顾问公司还可以服务于现有客户,与新客户(或新合作伙伴)签约,同时为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MRF)等跨境投资项目担任资金服务顾问。
  • 外商独资投资管理企业:今年9月开始设立的此类项目可能是最理想的长期模式,可以为外商投资管理机构提供最为灵活的架构。此类企业可以从事所有外商独资QDLP业务,此外还可以在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申请登记之后设立基金,在中国大陆集资开展国内市场投资。1年半内可能会有40-50家外商独资投资管理企业成立,具体数目取决于监管方。(注:感谢哲奔投资管理咨询对目前开放的外商独资企业类型的分析)

中国领先的财富管理公司诺亚财富(于纳斯达克上市)特地聘请了香港投资总监,为中国投资者寻找海外市场基金及其他投资机会。这是因为其国内客户用于海外投资的资金出现大规模增长。考虑到诺亚代管中国“企业家财富”的比例,此举显然也表明了中国财富投资多元化与国际化的趋势,外资基金管理机构未来亦将获得这样的资金。

中国媒体行业最精明的企业之一——财新传媒正在进军金融服务业,致力于打造金融信息服务,现已控股了中诚信资讯,并与莫尼塔合作组建了“财智莫尼塔”研究平台。财新传媒总编辑最近表示,财新借鉴国外财经媒体的成功经验,力图发展成一个类似于“彭博+Economist Group”的综合性资讯集团。此举表明了财新对金融服务业的看法:行业正处于发展的拐点,对于可靠市场数据与行业分析的需求将出现爆发性增长,企业将愿意付费获取此类数据,而中国企业极有可能占得天时地利,在这一领域脱颖而出。(财新正在招贤纳士。)

总体而言,各种现象均表明金融体系的变化脚步正日益加快,行业将更加市场化,“进攻型”企业和跨国公司将获得更多机会。

金融行业的全面现代化依然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也不应忽视目前已经显现的积极变化。

敬请访问作者博客“欧高敦观点”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