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中海运与中远正协商合并,一旦落实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中国两大铁路车辆制造商合并为中国中车集团,垄断了国内市场。食品加工行业的中粮已与华孚合并。能源行业则有中国电力与国家核电合并。类似合并案还有多起。

有些合并让一度消失的企业重现市场,将十到二十年前部属央企与原单位脱钩时拆分的企业重新整合。其他则为全新组合。

建筑、电信、能源、钢铁、造船等行业将有多家企业合并的传闻一直见诸媒体。据新华社报道,此轮整合将把央企数量减少到40家,比整合前减少三分之二。

合并由哪些因素推动?谁将从中获益?

显然,从合并案数量激增可以看到政府领导人的心态——越大越好、少一些公司更容易监管、央企在走向全球的同时应当主导国内市场。

产能过剩、竞争过度显然也是考量的因素。合并能否解决问题?合并当然可以在“一带一路”沿线铁路建设或是航运服务供应等项目的竞标过程中减少国企相互竞争的情况,不至于出现报价的恶性竞争。

但这只靠商业协议就能实现,并不需要任何深层的整合。从更基本的层面来看,合并可以让企业有机会提升竞争力和效率。但它们能否把握住机会?

资本效率有可能得到提升。一个港口或网络的扩张或许可以少增加一些净产能。中国移动运营商的移动基站业务合而为一就是一个可信的例子。采购规模提升可减少成本,不过向其他国企采购时有可能无法实现,况且许多国企的采购规模已经十分庞大。

劳动效率不太可能改善。我在多次讨论中发现,即便合并双方存在完全重合的业务活动,也没有证据表明这些企业的领导有决心采取相关行动。维持就业是重中之重,国企不太可能宣布大规模裁员。招聘人数可能减少,但现有雇员的数量顶多只会缓慢缩减。

会不会出现意料之外的后果?大规模合并往往会导致企业聚焦度下降,国企尤其可能出现这样的状况。国企高管都期望终身任职,他们会尽力遵循新一届领导的方向,更重要的是要确保自己不犯明显的错误,日后才有可能升任更高更重要的职位。其结果是,在不稳定的合并时期,许多举措的进展会放慢,直到高管确信自己会继续获得新一届领导的支持。

这一轮并可能要在很长时间之后才能逐渐为股东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