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中国是半导体的最大消费国,占全球芯片需求量的45%,供内需与外销之用。然而,中国90%以上的芯片需求仰赖进口集成电路。中国的集成电路公司较晚进入半导体市场,约落后其他国家20年,因此在这个成功与否依赖规模与学习效率的产业里,中国一直都还在苦苦追赶其他竞争对手的脚步。中国政府曾多次尝试建立一个本地的半导体产业,但都未能开花结果。不过,现在看来,不管是产业或政策方面,都已出现转机。

如今,中国设计的低成本智能型手机正充斥着市场,例如中国设计、采用Android系统的电话在五年前还是默默无闻的小兵,现在却已经拿下50% 的全球市场。联想集团在2014年初先以23亿美元收购IBM名为“x86服务器”的低端服务器业务,再以近30亿美元从Google手上买下MOTOROLA 移动部门,这些重大收购案在显示硬件客户群正移往中国。

从汽车、工业控制到企业设备等,各个产业的跨国企业都纷纷在中国大陆建置设计中心,以贴近消费者并利用中国本地人才。麦肯锡的调研结果显示,50% 以上的个人计算机以及30% 至40%的内建系统(常见于汽车、商业、消费者、工业、医疗应用程序中)都含有中国设计的内容,包括由中国企业直接设计或是由国际公司的中国研究室研发。随着设计活动持续移往中国,中国很快就能左右全球高达50% 的硬件设计(包括电话、无线设备、其他消费电子产品)。

无厂半导体公司亦正在中国崛起,以服务本地消费者。举例来说,总部设在上海、设计手机芯片的展讯通信有限公司,以及总部设在深圳、专门供应华为,也是国内最大的半导体设计公司之一的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都是近几年快速成长的本地设计公司。

本地晶圆厂则呈现缓慢但稳定的成长。随着三星、台积电、德州仪器等国际公司纷纷在中国设厂,一个真正的技术集群区正逐步形成,而国内厂家如上海华力微电子、中芯国际、武汉新芯等国内大晶圆厂可望因此而受益。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

之前由政府带头的投资活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中国政府现在采取以市场为基础的投资方式,也就是说,由专业人士决定以获利为目的的投资基金如何配置,但仍会配合政府的政策目标。中国政府官员已经组织了一个独特的专门小组,负责制定一套积极成长策略。该小组也已经协助发展出一个政策框架,目标是在2020年前让该产业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20%,而政府亦可能在未来的5至10年内提供最高1万亿人民币(170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

为了避免像以前一样出现一盘散沙的窘况,中国政府将致力培植全国冠军企业/大省,也就是半导体市场各关键领域(包括设计、制造、模具、封装与测试)的佼佼者,以及几个有潜力形成技术集群区的省份。

举例来说,国营的紫光集团近来买下了中国前四大无厂半导体公司其中的二家(2013年以17亿元买下展讯通信,再以9亿元买下锐迪科微电子),就是计划要将这二家合并。新政策框架特别鼓励国内在封装与测试领域内的整合。

对半导体业的影响

中国政府于2014年6月公布了国家新半导体政策的主要框架,其细节及对产业发展的长远影响尚有待观察。中国半导体业将从而跃上国际舞台,还是继续落后于其他竞争对手呢?中期而言,可能会出现三个效应。

1. 本地化的压力上升

中国政府力促全国冠军企业/大省形成的意图将有利中国本地企业。根据业界估计, 2015年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电话将由中国原始设备制造商设计。在这种全国冠军企业模式下,国内供货商的低成本策略及强大的本地技术支持对制造商而言会更具吸引力。

2. 对二级企业而言,会出现更多伙伴关系的机会

过去中国政府与半导体相关的政策多不优惠国际公司,不过现在,中国政府领导人开始理解到这个产业需与国际级的技术公司合作,以加强本地人才的培育与供应。因此,他们比过去更愿意接受能让国际公司与国家冠军企业达到双赢的安排。
3. 中国企业会越来越积极进行国际并购

的确,中国企业很难不靠外资就徒手建立一个完整且有竞争力的半导体价值链,但中国光靠与国际企业合作可能也达不成政府目标。中国应该会持续积极寻求取得国际知识产权及专业技术的机会,以移转回国内。

跨国企业该如何因应?

虽然近几年多数国际半导体大厂已大力投资在中国的营运,但是很多公司仍未能充分发挥实力,特别是销售与营销以外的部门。鉴于上述之未来政策及产业趋势,建议大型跨国公司持续加大他们在中国的布局。

从最迫在眉睫之处着手,也就是思考中国政策转变的可能效应,企业领导可以反思的问题包括:贵公司的营运该如何与中国政府的新计划相配合?您在中国的关系是否良好到可以让您预知国内政策转变可能带来的风险?

与市场相关的问题包括:面对中国客户特别的购买喜好及供货商管理哲学,贵公司是否掌握能争霸群雄的产品计划?贵公司是否能跟本地公司一样,快速响应中国消费者的新需求?随着国际客户纷纷在中国大陆建置设计中心,贵公司是否能跟着您们的客户移动?

与能力相关的问题包括:贵公司如何利用中国的制造及设计人才以在中国国内,甚至国际上,大放异彩?贵公司在中国的领导阶层的能力与授权是否跟总部相当?贵公司的国际领导人跟中国市场之间是否有足够的连结、经验及认识?贵公司在中国的人才库有多充实?

这些问题都没有一个正确答案。各企业到了中国,都会因其在市场上的不同角色及地位,而各自面临独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