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诚铎(Franck Le Deu)

过去几个星期,我有幸参加了两场与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有关的活动,两场活动均显示出了该行业强劲的增长势头。

第一场活动是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与开发行业委员会 (RDPAC) 与美国药品研究和制造商协会 (PhRMA) 共同组织的年度中国政策联合战略会议 (JSS),参会的行业组织还包括欧洲制药工业协会联合会 (EFPIA)、国际药品制造商协会联合会 (IFPMA)、日本制药工业协会 (JPMA) 和全球生物技术工业组织 (BIO)。业内决策者们齐聚一堂,共同商讨未来一年政策可能发生的变化,并协调一致。针对中国医疗系统的发展方向,我也分享了一些我们的看法。

第二场活动是由 BioCentury 在比利时根特组织的第 19 届 Bio€quity Europe。自 2014 年以来, BioCentury 召开的一系列中国医疗大会(第 5 届会议将于 11 月 14 日至 15 日在上海举行),麦肯锡都是其合作伙伴。Bio€quity汇聚了欧洲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投资人,以及众多新兴生物科技公司。该会议首次开设了中国板块,我参与了其中一个研讨会,与几位欧洲顶尖投资人进行了讨论。

以下是我对这两场活动的感受:

JSS 氛围很活跃,参与人数创下最高纪录,各方情绪高涨。业内人士对中国监管方的监管方向以及由此给病人带去的积极影响感到乐观。可以说,中国医疗行业的目前状况在全球范围内最令人振奋。

中国出台的几项政策很好地印证了这种乐观情绪。例如,根据全球数据,中国对一款 HPV 疫苗的审批速度创下历史记录,而2018 年对《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展开新一轮更新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大(尤其是肿瘤用药),最近官方还发布了一份罕见病目录。这些举措给病人带来了希望,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改变就在眼前。

大型跨国制药公司第一季度的业绩也支撑了这种乐观情绪。阿斯利康在季报电话会议上公布2018 年第一季度在中国的营收突破 10 亿美元大关,中国市场目前在该公司全球营收中占比达到21%。另外几家大型制药公司同期也都实现了 20%以上的增速。

我在 Bio€quity 上感受到了欧洲投资人的兴奋和担忧。一方面,欧洲投资人从中国看到了巨大的投资和合作机会,并对中国成为新的全球生命科学投资热点表示欢迎。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对中国资产的估值(“我们不能参与到这么高的估值中”)和日益增强的竞争表示担忧——中国投资人对欧洲和美国资产的追逐日益激烈,而且愿意“溢价购买”。中国的医疗基金所募集和配置的资本数额已证实了该现状。

很多与会者都认为,直接进入中国生命科学产业的风险较大,与本土投资者合作或许更加可行。合作方式和合作对象目前还不清楚。但随着中国基金开始在美国收购资产(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和西海岸)且可能很快拓展到欧洲,将会出现更多 “相互结识”的机会,信任也会逐渐建立起来。

中国投资者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国际角色。以近期的 ARMO BioSciences 为例,这家公司今年早些时候获得了 6700 万美元 C 轮融资,由数只中国基金领投,包括启明创投(通过其美国医疗基金)、Quan Capital(由再鼎医药团队创办)和德诚资本。ARMO 后来被礼来收购。另外一个显著的例子是 Grail Diagnostics 刚刚宣布的 3 亿美元 C 轮融资,由汇桥资本领投,高瓴资本、通和毓承和其他几只具有中资背景的基金共同跟投。有趣的是,Grail 宣布有意寻求于今年晚些时候在港交所上市。

港交所向处于初期阶段的生物科技企业敞开大门的做法令人振奋。然而,外界却认为估值无法维持,在两地分别上市(例如在泛欧交易所/港交所或纳斯达克/港交所上市)的成本和效益尚未完全明确。例如,管理层需投入多少时间与亚洲投资人进行有效接洽?

有的时候,一些欧洲投资人表现得高人一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同行“太嫩”,并未充分了解投资生命科学产业的风险与回报。而最近中国基金数量突然激增,一些基金经理表现得经验不足,也正说明中国的确一定程度上存在上述问题。但不得不指出,很多中国基金负责人其实非常靠谱,行业经验深厚,特别是对美国的行业。

同样清楚的一点是,并非所有人都已完全理解中国市场的上升潜力。因为很多看法往往还在参考过去(例如,创新性的生物制剂产品迄今为止的接受度不高),而没有思考未来(这取决于很多复杂不定的因素)。

总的来说,我感觉欧洲投资者正越来越关注中国机会,但也有些许例外。今后几个月我们将看到更多互动,也应对此给予更多注意。

最后,两场活动的与会者都对当前过度乐观的情绪提出了警示,他们认为,监管机构需要在短期内取得更加实质性的进展才能保持当前的势头。换句话说,如果进展停滞,投资者很可能会变得更加谨慎。

这两场活动令我备受鼓舞。虽然监管方、相关企业和投资者今后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但给中国患者带去的积极影响却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

乐诚铎(Franck Le Deu)是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中国区医疗保健咨询业务负责人。过去的13年主要在上海和香港工作。

点击“阅读原文”前往作者领英页面文章